一、注意產品需要的噴印距離。
手持噴碼機進入中國國內市場已經有很多年了,一直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其運用標識產品噴碼的局限性所導致。
很多客戶認為手持機這種新型設備技術先進、應用廣泛,這種觀點是很片面的。手持噴碼機這種標識設備其實很多年前就已經有了,為什么沒有發展和推廣起來,最大的原因就是它非常明顯的使用局限性,工作原理和高解析噴碼機是非常相似的,都需要離產品很近。
只是架構不同,從電腦程序連接控制變成手持式觸摸屏控制,噴頭都是一樣的,通常采用HP墨盒(TIJ熱發泡噴碼技術),噴印距離要求在5mm之內,如果遇到表面不平整的產品,噴印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美觀度和清晰度都達不到近距離噴印的水準,該特性,一定程度限制了其使用范圍,因為很多工廠車間的流水線,產品到噴頭的距離或者要求,都不會在5mm之內。
二、注意噴碼內容的干燥速度與附著力。
對于產品材質,表面是否可滲透,在手持噴碼機的日常應用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慢干型的手持機墨盒,干燥速度一般在10秒左右(滲透性材質,比如紙張、瓦楞紙箱等除外),快干型的墨盒,干燥速度一般在5秒左右。
源自HP惠普墨盒的通病,油墨干燥速度與使用穩定性一直是一個比較矛盾的點,也是使用手持噴碼機的用戶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所在,主要原因在于其油墨種類,和機器沒有壓力泵等基礎硬件配置限制,用戶在選擇時一定要慎重,最好有實機進行現場測試,而不僅僅是看打樣效果就決定購買一臺手持噴碼機。
干燥過快會影響到噴頭的正常打碼,稍微停頓幾十秒或者幾分鐘不打印,再打出來就已經很不清晰,128個噴嘴孔非常容易有輕微或者嚴重的堵塞,直接影響到噴碼打印質量。干燥過慢會對于穩定性有幫助,但是在一些滲透性能不好的產品材質表面,就會長時間無法干燥,用手或者產品與產品接觸摩擦就會遷移,污染產品或者環境。
在《手持噴碼機可以實現哪些功能》這篇文章中,我們介紹過手持機的工作原理和應用范圍,簡單來說,手持式噴碼機更多的是適合平面化產品、并且噴頭離產品的距離需要非常近,這就讓我們很多不規則產品或者一些表面不平整的產品,無法形成清晰的噴碼效果,和好看的樣品相比會大打折扣。
三、注意易損件的儲備與墨盒的預先采購。
一個標準手持噴碼機配備的墨盒容量為42毫升,如果按照3行內容(噴印日期、批號等常規信息)這種情況來計算,一般一個墨盒可以噴印5萬條信息左右(如果噴印信息參數設置的,比如解析度DPI設置為300以上情況除外,則會噴印信息條數更少)。
易損件也是手持機需要提前儲備的,包括了,同步器、電池、傳動帶等,在這些部件出現問題時,如果我們有儲備就可以讓機器快速恢復工作,如果沒有,則需要廠家郵寄快遞過來,會耽誤很多時間。
手持機因為其是使用HP惠普墨盒的緣故,單噴頭噴印信息內容高度只能達到12.7mm,會導致一些大尺寸的內容無法打碼,如果想要噴印大幅面內容,只能選擇多噴頭拼接,采購成本就會大大增加,墨水使用量也會成倍提升。采購成本低,使用成本高,是手持機無法逃避的一個現實問題。
表面上看來,手持噴碼機不需要溶劑,可以為客戶、使用者、工廠車間節省一筆開銷,實際上,手持機的油墨容量非常小,往往只有幾十毫升,和小字機的500甚至1000ML毫升比起來相差甚遠,后期使用和維護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