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防疫工作,完善食品安全溯源體系,在6月22日浙江冷鏈食品溯源體系(浙冷鏈)啟動。 據介紹,該系統使用“冷鏈食品可追溯碼”實現從供應鏈的第一站到消費品終端的閉環可追溯管理,并可以充分掌握冷鏈食品的供應鏈及其流向。據了解,可追溯系統將為進口的生鮮水產品進行賦碼和掃碼,而后逐步擴展至重點冷鏈食品。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浙江省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共分三大節點:首先是供應鏈首站“進賦碼、出掃碼”。對進口和省外重點地區的冷鏈食品,進口企業和農批市場在產品外包裝上加貼“冷鏈食品溯源碼”,通過“浙冷鏈”掃碼初次錄入產品信息,完成供應鏈首站賦碼,產品出庫時再次掃碼錄入購買人信息。

其次是下游經營者“進出掃碼”。農貿市場經營戶、大中型商超、餐飲單位、冷庫和生鮮電商在產品入庫時,通過“浙冷鏈”掃碼錄入進貨時間數量和產品規格等基本信息,出售時再次掃碼記錄采購者信息。
最后是公眾“掃碼查詢”。消費者通過“冷鏈食品溯源碼”掃碼獲知購買或食用的進口和省外冷鏈食品的產品信息,包括輸出國家或地區、生產或進口批號、產地證明、生產日期、保質期、進口商或供貨者信息、進口產品檢驗檢疫信息等。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浙冷鏈”系統是浙江在食品安全綜合治理數字化協同應用轉型上的探索,后續會逐漸擴展到其他食品領域。下一步,該局將聯合海關、商務等部門依托“浙冷鏈”系統,全程掌握冷鏈食品流向,對未按規定賦碼的產品進行重點檢查,如發現來源可疑、貨證不符、證照不全等情況一律予以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