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是根、創新是魂、人才是本"是成燦的經營理念。
現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機制。管理者的責任就是要為每個員工營造創新的空間,使每個員工成為自主經營的SBU。具體而言,包含三條原則:一是公平競爭,任人唯賢;二是職適其能,人盡其才;三是合理流動,動態管理。在用工制度上,實行一套優秀員工、合格員工、試用員工“三工并存,動態轉換”的機制。在干部制度上,成燦對中層干部分類考核,每一位干部的職位都不是固定的,屆滿輪換。成燦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要義是,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在能力,讓每個人每天都能感到來自企業內部和市場的競爭壓力,又能夠將壓力轉換成競爭的動力,這就是企業持續發展的秘訣。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都希望他自己的價值得到承認。只要員工為客戶創造了價值,你就肯定它的價值,這就是管理的核心。
何為企業人才,總體而言企業里人才大致可由低到高分為如下三類:
人材--這類人想干,也具備一些基本素質,但需要雕琢,企業要有投入,其本人也有要成材的愿望。
人才--這類人能夠迅速融入工作、能夠立刻上手。
人財--這類人通過其努力能為企業帶來巨大財富。
對成燦來說,好用的人就是“人才”。
“人才”的雛形,應該是“人材”。這是“人才”的毛坯,是“原材料”,需要企業花費時間去雕琢。但在如今堪稱“生死時速”的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沒有這個時間。
“人才”的發展是“人財”。“人才”是好用的,但是好用的人不等于就能為企業帶來財富;作為最起碼的素質,“人才”認同企業文化,但有了企業文化不一定立刻就能為企業創造價值。光有企業文化還不行,還要能為企業創造財富,這樣的人方能成為“人財”。
無論是經過雕琢、可用的“人材”,還是立刻就能上手的、好用的“人才”都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要尋求的是能為企業創造財富和價值的“人財”!
只有“人財”才是頂尖級人才!來了就可以為企業創造財富、創造價值!我們企業要想興旺發達,就要充分發現、使用“人財”。
人才的定義,就要看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大小,每一位成燦人都應該而且能夠成為人才,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人才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現在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今天是人才,明天就未必還是人才,成燦人應該不斷自我超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如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做永遠的人才?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標!如果沒有堅定的目標,在提高自身素質、自我挑戰的過程中就會彷徨、動搖。每個成燦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而這個夢想一定要和成燦創造世界名牌的大目標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