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農副食品加工業保持較高增長,2014年1-7月份,北京市農副食品加工業行業資產總計同比增長率12.15%;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率126.77%。預計到2015年末,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將突破1300億元,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農加工企業將達到6家,一批年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的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及一大批億元產值企業全面呈現;將形成3-5個具有農業總部經濟性質的產業基地;逐步形成了中部農產品精深加工區、南部乳制品生產基地、蔬菜(食用菌)加工區和北部干鮮果品、飲品和新興特色食品加工區。形成“精品為主,特色突出”的“三區兩環一帶”新格局?;窘ǔ僧a業聚集、帶動有力、效益突出、全國領先、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農產品加工業集聚區。
北京城市功能的調整帶來的新變化值得關注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并發表重要講話,明確了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將對首都農產品食品加工業帶來一定的變化。

1、一些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低端食品加工業將轉移核心區域將周邊區域
北京已經定位為世界城市,應該是國際大都市的高端形態,對全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其具體特征表現為國際金融中心、決策控制中心、國際活動聚集地、信息發布中心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五個方面,并具備以下六個支撐條件:一定的經濟規模、經濟高度服務化、區域經濟合作緊密、國際交通便利、科技教育發達、生活居住條件優越。北京將成為國內主要食品高端企業總部以及核心研發基地。預計北京將放棄更多的中低端產業,向更高端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轉型。
2、區域化合作將更加緊密、京津冀協同發展
積極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京津冀互聯互通、產業融合發展正如火如荼,北京中低端食品加工企業外遷北京周邊河北、天津已成為一個趨勢。這既有北京政策調整的要求,也有北京地價、勞動力、環保等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河北潮白河工業園區、固安工業園區都成為北京外遷食品加工較多的地區。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進程,無疑將在京津冀區域實現一個系列產業聚變的過程,并引發對環渤海產業格局的深遠影響。

3、發展高科技、高附件值農產品食品加工業將有較高發展
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發展創新型科技城市,創新型農業、高科技、高附加值農產品食品加工業將作為大力發展對象,結合北京雄厚的科研實力,強勁的市場容量和國家影響力,發展高端農產品食品加工正當其時。
4、信息化技術將成為北京食品加工行業新突破
近年來,信息化技術等高新技術在現代農業和農產品食品加工應用越來越廣泛。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楊雄年課題組認為,信息化技術將繼續滲入到農業食品加工各個領域,將為我國“十三五”時期農業食品加工信息化建設提供寶貴機遇。
我國農產品食品加工技術正從傳統簡單機械向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自動化機械技轉變。信息化技術已經在食品機械的控制系統中得到普遍使用,智能電控元件能把食品機械的單機有效連接起來,既能提高生產效率,又能發揮機械本身所具備的潛能。智能技術中的計算機技術能顯著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北京是全國全面智慧發展型的突出代表,具有城市規模大、經濟實力較強、信息化水平全國領先的特點。北京具有信息技術及相關產業創新創業所需的各項條件,產業發展優勢明顯。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將極大促進食品制造業自動化技術在北京發展。CF國際食品加工包裝展植根于北京信息技術深厚基礎,農產品食品加工信息化技術一直是其重要特色之一,在推動信息化技術在農業、食品加工行業運用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5、“國際活動聚集地、信息發布中心”的定位將促進CF展更快的發展
“國際活動聚集地、信息發布中心”的定位使會展業成為北京發展一個重要支柱。近年來,北京積極鼓勵和支持會展也發展壯大,乘“世界城市”的東風, CF食品加工包裝展得到了很快發展,展出面積、參觀人數都成倍增長,已成為國內外食品加工科技交流的重要舞臺。北京城市功能調整及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使北京作為國內外農產品食品加工包裝科技新產品、新技術交流中心優勢更加明顯。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CF-2015第十三屆國際食品加工與包裝展定于2015年4月16-18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作為京津冀企業的主場,組織單位以服務環渤海為重點,深入北京及周邊企業和重點觀眾中,大力宣傳合力辦好北京食品加工展。同時開辟京津冀食品加工產業分工與對接論壇等活動,預計專業觀眾人數將突破7萬人次、成為中國一年一度不可缺席的食品加工行業盛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