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為期5天的第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山東濟南閉幕。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在總結表彰大會上說,本屆農交會貿易成交金額達345億元,意向合同金額達到372億元,均比上屆增長20%以上。農交會銷售區累計實現銷售額6720萬元,比上屆增長7%。
高鴻賓說,本屆農交會緊緊圍繞“綠色農業、和諧農村”的主題,向社會各界集中展示了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三農”工作取得的輝煌成就,全面展示了各地的精品農產品。據統計,來自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臺灣地區的33個展團參加了本屆農交會的展示和交易,有1600余家企業參加展示,416家企業參加銷售。來自日本、法國、英國、荷蘭、俄羅斯、德國等19個國家的近90家企業參加了交易會。國外有36個國家的380多家采購商前來參觀洽談。展會期間還組織了采購商專場、農產品國際采購洽談會、貿易成交簽約儀式以及各地特色農產品推介會、貿易日等形式多樣的展會活動。
本屆農交會取得圓滿成功,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主題突出,時代特色鮮明。本屆農交會以“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領各方面的籌備工作,在展示內容和展示手段上進行了創新。今年新設立的序廳,對近年來“三農”工作取得的輝煌成就進行了全面總結;一村一品與專業合作社展示,又一次成為農交會的亮點,描繪了產業強村富民的美好前景;綜合展區展位布置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提升了農交會的文化品位。
二是規模宏大,內容豐富。本屆農交會規模為歷屆之最,展出總面積較上屆增加2萬平方米,參展企業增加約900家。近年來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不斷壯大,企業參加展示、參與交流的熱情高漲,同時也說明農交會對于參展企業和采購商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三是農業科技受到廣泛關注。本屆農交會科技展區共展出動植物新品種和農業新技術、新產品99項,其中18項科技成果被現場銷售或簽約購買。
四是國際性進一步增強,交易更加踴躍。本屆農交會,國際展區展出總面積2250平方米,比上屆增長了12.5%。英國、日本、荷蘭、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均組織了國家展團參展。杜邦、孟山都、先正達等跨國公司在農交會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紛紛表示明年將繼續參展。農交會期間還舉辦了“從日本消費者的角度談食品安全問題”研討會、中東農業市場介紹暨沙特吉達農業推介會,農交會網站以英、日、韓3種外文對外發布文字信息,訪問者覆蓋美國、日本、英國、法國、韓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本屆農交會與海外客商簽約金額達44億元,占整個簽約額的55%,充分說明中國農產品已得到海外客商的廣泛認可。
據了解,第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將于明年10月中旬舉行。(記者 于洪光 實習生 趙潤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