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菜掃二維碼,蔬菜信息全知道
劉錚等幾位人大代表,帶著40多位南區的社區群眾走訪民生實事之“保障食品安全”的首站是西區的大潤發超市。這個大型超市里包含售賣蔬果水產品的生鮮區800平方米,目前其蔬菜類的農產品溯源主要由中山市華創農業有限公司負責。市農業部門和華創的負責人帶著人大代表和走訪團的群眾們直奔超市的生鮮區,最新上架的是當天生產的“上海青”。走訪團的群眾大多都是買菜“老手”,一看青菜就知新鮮不新鮮,但不一定知道產地和是否經過檢測。
農業部門的負責人拿出手機,掃了一下貼在包裝袋上的一個小小二維碼,手機頁面馬上跳出一個農業環境監控平臺,上面標著銷售青菜的商家、規格、生產日期、溯源碼、批次,再點擊詳情,還有生產基地、生產圖片等更詳細信息。走訪團的群眾代表對二維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邊不停地詢問,一邊掏出手機掃碼。市民楊安然說,這項民生實事來的實在。“買了幾十年菜了,今天才第一次知道有這個二維碼,以后看到也要掃一掃,吃得安全放心。希望今年要加大推廣規模,讓市民無論在超市、菜市場都放心。”
農業部門的負責人拿出手機,掃了一下貼在包裝袋上的一個小小二維碼,手機頁面馬上跳出一個農業環境監控平臺,上面標著銷售青菜的商家、規格、生產日期、溯源碼、批次,再點擊詳情,還有生產基地、生產圖片等更詳細信息。走訪團的群眾代表對二維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邊不停地詢問,一邊掏出手機掃碼。市民楊安然說,這項民生實事來的實在。“買了幾十年菜了,今天才第一次知道有這個二維碼,以后看到也要掃一掃,吃得安全放心。希望今年要加大推廣規模,讓市民無論在超市、菜市場都放心。”
據了解,我市2018年實施食用農產品質量溯源試點,目標是完成8家農產品生產企業食用農產品質量溯源系統建設,消費者通過掃描農產品二維碼可獲取農產品生產人、生產地、種植時間、質量情況等信息。目前,已有10家農產品生產企業建成溯源系統。
市場改造成網紅,“顏值”提高功能多
2018年民生實事中還有一件是關于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目標是完成竹苑、金怡、大涌3個農貿市場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實現“干濕分區、整潔干凈”;完成金怡、坦背、東南門3個農貿市場信息化升級改造,實現“實時提供物價信息、為商戶提供使用溯源秤”。走訪團的市民跟著人大代表來到了東區的竹苑市場,升級改造后這里已成了“高顏值”的網紅菜市場。菜市場不僅干凈整潔,在明顯位置就能見到檢測室、公秤處,還配套有眾多公共設施。如可以供檔主們使用的蒸煮間、蔬菜整理間,以及寬敞的休閑區。買完菜,顧客還可以在這里閑聊、歇腳,看市場里布置的各種歷史圖片等。
這“高顏值”的菜市場讓來自南區的走訪市民羨慕不已,希望他們附近的市場也能升級改造。一名姓李的大叔還順手買了半公斤百香果對比價錢。他說,菜市場改造除了干凈、舒適,價錢也要控制。“如果改造后價格貴了,就沒有競爭力。東西便宜又安全才是真正的惠民生。”人大代表聽了市民對菜市場的看法后說,看來從群眾的角度出發,菜市場的改造提升的空間還有很大。
學校食堂評等級,安全遠程可監控
市民代表走訪的最后一站是市一中高中部飯堂。當時正值學生晚餐時間,后廚已經完成了大部分工作,正在清潔各種用具。砧板、菜刀、菜盤等都分門別類安放,并用不同的顏色標注其生、熟功能。新投入的高溫蒸汽室里,標有綠色用于盛熟食的餐具正在經受高溫消毒。目前市一中高中部飯堂為約5000名學生提供餐飲,被評為A級。2018年的民生實事對學校食品安全監管的目標是,全市60%以上的中小學食堂實現市、鎮、學校三級遠程監控,中小學食堂餐飲量化等級A級率達60%、B級率達100%、“明廚亮灶”覆蓋率達100%、食品安全管理員配置率達100%。據了解,2018年全市205間中小學校食堂已有146間食堂實現市、鎮、學校三級遠程監控,142間食堂餐飲量化等級被評為A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