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首批七家互聯網醫院上線 網上問診全程追溯

江蘇省中醫院互聯網醫院開設“云診室”
8月27日,江蘇省中醫院、江蘇省第二中醫院、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連云港第一人民醫院、連云港第二人民醫院7家醫院被批準上線提供互聯網診療服務,成為江蘇省首批獲得互聯網運營牌照的醫院。
年底前要建50家互聯網醫院
今年5月7日,在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健康分論壇上,國家衛健委與首批10個省市簽署共建“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ㄊ校﹨f議,江蘇位列其中。
“首批7家互聯網醫院上線,目前還有40余家醫療機構正在開展互聯網醫院建設,接下來會有更多醫療機構加入,預計年底全省建成50家互聯網醫院,到2020年所有縣級以上醫院都要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省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譚穎透露,省衛健委還打造全省“互聯網+健康醫療”統一信息服務門戶——“江蘇健康通”APP,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全省居民健康一體化的信息協同服務、個性化的精準服務、互聯網化的便利服務。
“百姓只需安裝APP,統一身份認證、統一視頻、統一支付、統一醫療信息、統一電子認證,即可鏈接全省各醫院的互聯網診療核心服務,并獲得健康管理一體化服務,真正實現‘一次下載、服務全包’一站式健康服務。”省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蘭青介紹說。
江蘇互聯網醫院使用的“江蘇健康通”APP,設置“入住”“接入”兩種模式,醫院可選擇直接“入住”,不需要再研發自己的系統,南醫大二附院使用的就是“入住”模式。已擁有互聯網醫院框架的醫院,可使用“接入”模式,按照統一標準重新對接,保證服務規范化、監管統一化。
未來,“江蘇健康通”APP將開放居民個人健康檔案查詢、家庭醫生簽約、母子電子健康手冊、康復養老、精準健康、知識推送等全生命周期服務。
醫院藥店聯動,打造特色服務
“互聯網醫院是一座‘沒有圍墻的醫院’,突破界限建立患者和醫生間的交流溝通平臺?;ヂ摼W醫院開啟‘互聯網+醫療’新模式,患者線上就可完成所有操作,讓就診模式從‘被動’變‘主動’,提升就醫體驗。”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滕皋軍說。
首批獲得互聯網運營牌照的醫院,各有各的特色
2017年5月,江蘇省中醫院互聯網醫院建設正式啟動,開設“云診室”,線下實體醫院被“搬”上互聯網,目前全面實現方便快捷的預約、掛號、繳費、快遞等服務流程。截至今年8月,該院互聯網醫院系統用戶達93萬人,日均預約掛號5500人次。去年8月至今年8月,“云門診”復診患者6000余人次,八成為外地患者。2017年12月,省中醫院成立全國首個中醫惠僑基地、中醫藥國際交流人才培養基地,以互聯網平臺為紐帶,推動傳統中醫藥“走出國門”。
醫院與藥店有機聯動是中大醫院互聯網醫院特色服務項目?;颊哌M入該院布點范圍內的藥店后,可登錄中大醫院互聯網醫院的藥店端頁面。經過簡單的掛號和候診,即可“面對面”見到自己熟悉的醫生。醫生在攝像頭另一端仔細詢問后,現場開出處方。藥店隨即根據系統生成的用藥代碼,為患者配藥。
越來越多的科室被搬到網絡上,患者通過互聯網醫院看病,費用與實體醫院相同,掛專家號難度大大降低。目前,南京地區有省中醫院、省腫瘤醫院、中大醫院、南醫大二附院、省第二中醫院5家省屬省管醫院開通互聯網醫院,第一批上線醫生共有208人,其中南醫大二附院開設線上全日制門診,中大醫院、省腫瘤醫院、省第二中醫院等也即將開設線上全日制門診。
省中醫院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互聯網醫院目前主要針對復診病人,首診病人仍需前往醫院就診,因為醫生通過4G、5G視頻連線“望、聞、問”,暫時還無法實現中醫“切”的環節。
互聯網診療全程可追溯
互聯網診療安全一直是百姓關注的重點,江蘇省“監管系統”則是保障互聯網醫療服務安全的“大管家”。省衛健委要求,省內各級醫院在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前,首先接入“監管系統”,再審批互聯網醫院執業許可,要求醫院在提供服務過程中,將互聯網醫療服務數據實時上傳到“監管系統”。全省“監管系統”按統一開發、分級部署原則進行建設,在省市兩級部署,各市衛生健康委負責對本地醫療機構的互聯網服務實行監管。
“監管系統”在互聯網診療的事前、事中、事后3個階段,對機構、執業人員、診療、護理、處方5個方面15類服務行為進行監管,實現全方位防護?;颊咴诰W上接受診療服務前,“監管系統”對提供服務的醫療機構及醫療業務范圍進行監管;在診療服務過程中對醫生、護士、藥師資質監管,對醫生在線提供的診療服務行為、開具的處方做到全程監管。
對醫生的每一次視頻問診、開出的每一張處方,護士上門服務的每一次記錄,在系統上都將有跡可循。同時可通過系統預警,及時干預違規行為,保障醫療安全。在每次服務行為結束后,監管部門會再次分析判斷互聯網醫療行為是否符合規范、醫療質量是否達到要求?;ヂ摼W診療服務產生的數據將全程留痕,可查詢、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