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8nylm"></th>
<nav id="8nylm"></nav><li id="8nylm"></li>

      <dd id="8nylm"><pre id="8nylm"></pre></dd>
    1. 歡迎,客人 | 請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資訊 » 行業資訊 »

      電子監管碼將何去何從?

      發布日期:2008-07-24  華人噴碼網

      電子監管碼一推出,便引來業界的一片質疑聲。在天平的兩端,一邊是國家質檢總局大力度推進電子監管碼的決心,一邊是企業的聯名上書,抵制監管碼的實施。這個以電子監管碼為軸心,執行者與被執行者間的一場“博弈”由此展開。

      電子監管碼到底將何去何從?它的實施是某些機構利益的顯示,還是真正為企業打假做事,在這場博弈里,執行過程的透明度與可操作性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用電子進行監管

      電子監管碼由國家質檢總局、中信集團和中國電信于2005年開始建設,旨在通過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對產品質量進行監管。

      電子監管網系統的一大特點就是“一物一碼”,每一件產品都有一個專屬于自己的電子監管碼,電子監管碼是借助先進的編碼技術隨機生成的,很難偽造,所以這個系統除了能提供產品的基本信息外,還起到打假的作用,通過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遍布全國的消費終端,便于消費者對產品的真假進行辨別。

      據《華夏酒報》記者了解,在該政策制定前,國家質檢總局在釀酒行業中對部分代表性企業進行了調研。電子監管碼最初在河南張弓酒業有限公司開始試用,然后從河南擴展到河北,陸續推進至北京、天津等地,但截至規定實施日期的7月1日,釀酒行業內實行電子監管碼的企業仍為數不多,執行力度較大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大型城市及重點釀酒企業的所在區域。

      一方面,在政府作用的推動下,電子監管碼的普及工作已經開始進行,用電子網絡進行產品監管也具備了一定的可行性,然而另一方面,卻出現了來自眾多企業的反對聲。

      “電子監管碼根本就是權錢糾結的結果,根本不符合很多企業的現狀,只能為企業增加負擔,并不能達到任何的實際作用,執行部門制定政策時不能一拍腦袋就成了,要根據實際情況說話?!币晃徊辉敢馔嘎缎彰钠髽I老板如此告訴《華夏酒報》記者。

      業內相關防偽技術人員也提出:“企業要上這樣的東西,沒有個兩到三年,是搞不起來的。強制的后果就造成趕工,盲目投入,加上技術不成熟等問題,將造成電子監管碼實施不到位,直接后果就是監管碼的作用被嚴重降低?!?/P>

      孰是孰非,一場“博弈”正在上演。

      電子監管碼為何遭質疑?

      在最近一次就電子監管碼的民意調查中,認為電子監管碼的實施有一定的實際作用,贊同推廣實施的占14.23%;認為屬于面子工程,不具實際作用,支持取消的占59.41%;認為時機不成熟,建議推遲實施的占25.52%;表示不關心,無所謂的占0.84%。

      其中,提出取消該政策的人數竟超過半數。在釀酒行業中,同樣對電子監管碼一片質疑聲,最早對“電子監管碼”提出質疑的是啤酒企業。

      據統計,2007年,我國啤酒產量達3931.37萬千升,按照500mL/瓶計算,我國2007年共生產775億瓶啤酒,實行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碼”之后,要對每瓶進行貼碼或者噴碼,這將使已經處于微利的啤酒企業面臨雪上加霜的局面,并且775億個電子監管碼的落實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年初,幾家大型啤酒企業便聯名上書,對實行該規定后企業的生產成本、新設備的更換等各種不利因素提出意見。

      隨后,電子監管碼也成為“兩會”中的一個熱點,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宗慶后建議取消對食品行業的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碼”制度。隨后,飲料行業、乳制品行業、化妝品行業也都紛紛對此表示質疑。

      為何電子監管碼的實施引起企業如此強烈的反對聲?為何很多一直與質檢機構保持“良好關系”的名優食品企業,也撕破臉皮,站到其對立面?很多釀酒企業的代表認為,究其原因,矛盾集中點主要為:對電子監管碼缺乏了解,具體操作過程的難度較大,一定程度增加了企業成本,觸及到企業利益,而實際作用尚待考察,行業整體的產品賦碼技術不高,需做調整。

      2008年4月9日,在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三屆五次理事會(擴大)會議上,安徽口子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國強曾公開質疑“電子監管碼”的適用問題,質疑的內容涉及管理難度,壓膜外包裝的監管碼使用、收費、白酒產品瓶型差異帶來的操作問題等十幾個方面。

      將電子監管碼進行到底

      雖然眾多企業對電子監管碼的實施心存疑慮,但國家質檢總局誓將電子監管進行到底。

      質檢總局有關人士對《華夏酒報》記者表示:“電子監管網和電子監管碼不是防偽產品,而是中國政府為加強對產品質量全過程監管而建立的產品質量追溯平臺,是質檢總局等部門按照國務院要求,建立產品質量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的重要舉措。

      同時,為了避嫌,國家質檢總局信息中心將退出占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30%的股權。

      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認為,目前,電子監管碼的實施在技術及實際操作中仍需要不斷摸索與改進,質檢總局與地方質檢部門將全力幫助企業解決在電子監管碼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對于下一步工作,蒲長城指出:“電子監管碼的實施將分步推行。第一步,建立和完善制度,選擇的一些產品是便于全社會監管的,通過這些產品實施這項制度來建立和完善這個制度。第二步,擴大對相關產品的監管范圍。有的產品可能還要增加進來,總體上是一個擴大的趨勢,但是擴大哪些,要根據當時的需要再進行擴大。同時也可能會對個別產品做一些調整。第三步,完善現在的監管技術和行政監管制度?!?/P>

      據《華夏酒報》記者通過相關渠道了解到:對外界質疑的收費問題,目前質檢總局正在進行調整,已經初步決定收回第三方的收費權,由質檢總局設立部門統一管理;同時,為了減輕企業負擔,質檢總局正就如何使電子監管碼與企業防偽有效結合進行溝通,最近,北京燕京啤酒通過改進技術,已經初步實現啤酒產品的賦碼工作。

      一位未透露姓名的質檢部門官員告訴《華夏酒報》記者,為了防止電子監管碼的造假,質檢總局通過網絡監控,如果發現某一個電子監管碼在一個區域內被多次掃碼,便會立即通知該地區的質檢部門加強監控,同時通知企業,以政府為主、企業參與的方式開展打假工作。

      業內觀察人士認為,電子監管碼的推廣已勢在必得,而技術方面的問題隨著科技水平不斷改善,今后也將不是問題。但電子監管碼所反映不僅僅是單方面的問題,而是需要政府、企業、消費者的共同努力。政府的立場是好的,但應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開展工作。這也涉及到政府的公信力,政府不能用一個制度掌控所有的細節,應給企業留有一定的自主空間,使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因地制宜。釀酒企業也應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配合政府部門工作的開展。最為重要的是消費者應有保護自身權利的意識,主動查詢,使政府與企業的付出得到回報,也使整個監管體系得以實現。

      ,
      打賞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站會員、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圖文推薦

      您在本欄的歷史瀏覽
      熱門資訊

      中國噴碼標識行業權威門戶網站 引領行業發展


      微信號:pm168net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 誠征英才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版權所有:華人噴碼網 北京瑞紀華人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證060984  |  京ICP備07503063號

      聯系電話:010-51658061 E-mail:bjsale#pm168.net(請把#替換成@)在線QQ:646539921

      站所有信息均屬本站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地址 域名:www.futingmy.com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