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溫州上千家印刷包裝企業來說,今夏注定要多些“炎熱”:剛經歷了紙張等原材料漲價,員工成本開支上升等影響,現在又面臨如何讓企業產品順利推到市場上的新問題。解決面前這道坎的辦法是,擁有一套電子監管碼的噴碼設備,拿到國家質監總局的賦碼,即電子監管碼的印刷資格證明。
加貼監管碼才可上市
去年底,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一項規定,決定對納入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和強制性產品認證(CCC)管理的重點產品實施電子監管,如食品、家電、人造板、電線電纜、化妝品等9大類69種重點產品將在今年6月底前全面實施電子監管,所有產品加貼電子監管碼才能上市。
由于電子監管碼需要在產品包裝上體現,因此對溫州上千家印刷包裝企業來說,這個規定讓他們都捏了把汗。因為這就意味著今后他們接的印刷單子,要增加監管碼的噴碼流程,同時如果沒有電子監管碼的印刷資格,以后需要電子噴碼的產品單子也不好接了。
監管碼帶來成本上升
這幾天,溫州海霸印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項祖榮有點鬧心,上月他們公司剛從新加坡進口的一臺電子碼噴碼機,最近常出問題,開開停停。這讓原本可以一次性印180米的機器,現在最多只能印30米左右。而且,耗材、油墨等原料都控制在新加坡的電子噴碼機生產商那里,對方開出的價格無形中讓他的印刷產品成本上升了不少。僅一個普通的小盒子,印刷成本就上升了0.03元多,一天百萬只印下來,巨大的費用讓人著急。
“但現在也只能干著急?!表椬鏄s說,目前國內電子監管碼的噴碼設備,全依賴從歐美、新加坡等地進口。上月他們進口的那個設備,兩個噴頭就花了60多萬元,同時目前噴碼設備國際上都還不成熟,許多問題都還在實驗中,如一個小墨盒,打印10萬只盒子,就不能用了。成本增加了,效率反倒下降了?,F在都不敢接那些一個盒子成本才幾分的印刷單子,一來不好向企業提價,二來即使提高了價格,最多也就幾分,很多時候得不償失。
3企業有監管碼印刷資格
新大印業是專門印制藥盒包裝的企業,每天有上百萬個紙盒的生產量。其公司董事長楊家料說,電子監管碼的事,他早就了解,但前不久才聯系到一個廠家,預訂了一臺噴碼機器,一臺就要40多萬元?,F在,紙盒的成本自然增加了不少,但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這方面還是要投入的。
從上月開始,蒼南印刷包裝協會就分批申報電子監管碼印刷企業資格。但似乎企業對這塊關注度不夠,目前蒼南龍港500多家企業里,僅有3家企業拿到監管碼印刷資格。目前,他們已經申報了第三批,新雅、曙光、富康、新大等知名的印刷包裝企業都在其中。
蒼南印刷包裝協會辦公室主任梁孝克說,對蒼南乃至溫州絕大多數印包企業來說,面臨的問題是,要么找一家擁有噴碼設備的企業開展合作,要么自己去買設備。梁孝克說,雖然已到了電子監管碼啟動的大限,但現在國家質監部門還沒有強制性的檢查要求,不過企業早點擁有資格,未嘗不是明智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