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8nylm"></th>
<nav id="8nylm"></nav><li id="8nylm"></li>

      <dd id="8nylm"><pre id="8nylm"></pre></dd>
    1. 歡迎,客人 | 請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綜合資訊 » 行業資訊 »

      未來前途未卜 電子監管碼將何去何從?

      發布日期:2008-11-17  華人噴碼網

       8月1日,《反壟斷法》正式施行,數家防偽企業起訴稱國家質檢總局強制實施電子監管碼的行為涉嫌違法,成為新法實施后的第一案。8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對食品安全法草案進行了“二審”,審議刪除了關于“對食品、食品添加劑等實行監管碼制度”的規定。這就意味著,國家質檢總局三年來一直推行的電子監管碼制度將不會獲得法律支持。此外,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以及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引咎辭職等,一系列的事件讓自推行之日起就備受爭議的電子監管碼前途變得更加撲朔迷離。電子監管碼制度是否會中途流產?作為下游的印刷企業到底還要不要上馬投資賦碼印刷設備?

      電子監管網的愿景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整個經濟形勢發展較好,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社會總財富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社會消費品也越來越豐富。但隨之而來的是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劣質奶粉、毒大米、毒蔬菜、假藥等商品,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然而,打假工作一直面臨假冒偽劣產品發現難、執法取證難、源頭追溯難的“三難”問題。 

      實際上,電子監管網最核心的功能就是為了實現產品“真實可追溯”。產品溯源是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產品溯源制度,既能保障國家相關政府部門對產品質量實施有效的監管,促進我國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環節的質量安全,同時也能夠減小問題產品影響的范圍,盡快查出問題的根源,使經濟損失降至最低。 

      對產品進行全程監管,實現可追溯,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呢?與同樣能對產品實施全程跟蹤的RFID等技術相比,電子監管方法已經是最為經濟和相對容易實現的了,可謂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創新設計。據北京豹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客服經理孫江介紹,電子監管碼和RFID面向的客戶群完全不一樣,電子監管碼的范圍更廣,因為它的成本較RFID低得多,一個電子監管碼的成本僅為5厘錢。而高頻RFID產品成本一般為2-3元,并且中國的芯片制造業剛剛起步,大部分芯片和天線都得從國外進口,所以短期內價格也很難降到一元以下。因此,盡管RFID的安全性比監管碼高,但由于成本的因素,在我國讓大部分產品采用RFID標簽短期內也是無法實現的。

      按照質檢總局的藍圖,將建立覆蓋全國所有產品的“一件一碼”式電子監管網絡,實現全世界最大的從生產到消費全程動態監控的數據平臺,這個平臺將可以解決三難問題: 

      解決發現難——不論在全國什么地方,只要在監管碼查驗中發現產品存在質量問題,顯示屏上就會出現諸如“商品已過保質期”、“您所核準的監管碼已被假冒,請撥打電話95001111舉報”等警示字樣,這一信息同時就會傳到質檢部門的12365快速執法反應系統,執法機關即可迅速行動。

      解決取證難——電子監管碼上儲存生產廠家、產地、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反映質量的基本信息,可以在購買商場查詢,也可上網、用電話查詢。有了監管網,取證不再難。

      解決追溯難——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就能迅速而精準地追溯產品生產源頭和質量責任。

      電子監管網的現實 

      其實,僅就電子監管碼本身而言,這個嶄新的監管手段對于完善目前國內各行業的監管體系,無疑具有重大的促進意義。

      有關部門推行這個制度的出發點,肯定也是立足于整個行業的長遠發展。然而,按照582號文件要求,家用電器、人造板、電線電纜、農資、燃氣用具、勞動防護用品、電熱毯、食品、化妝品等九類69種重點產品生產企業必須加入電子監管網,在產品包裝上使用統一標識的電子監管碼后,方可出廠銷售,一下子強令這么多產品入網賦碼,顯然是不合理,也不現實的。

      建立一個國家的產品質量溯源體系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產品的溯源工作涉及原料、生產、加工、配送、倉儲等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需要產品供應鏈中的各個參與方的相互配合。而電子監管碼遭到企業如此強烈的反彈,其中所透露出來的信息,確實值得質檢總局好好地反思。實際上,農業部的動物標識溯源系統推行得就比較成功,值得借鑒。近年來,農業部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探索建立動物防疫和動物產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長效機制和有效手段。根據《畜牧法》,農業部頒布實施了《畜禽標識與養殖檔案管理辦法》,對推行動物標識溯源工作做出明確規定。動物標識溯源系統的特點是從我國國情出發,在世界上首創了移動解決方案,使數據采集更加高效,使數據分析更加全面、便捷。目前,全國已有2800多個縣、300多個地區、31個省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與中央數據中心聯網。2006年下半年率先在北京、上海、四川、重慶四省市進行了試點,今年起已分期分批擴大到全國范圍。 

      另一方面,從防偽需求角度來看,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會被假冒。比如在食品行業,一般被假冒比較多的是中高檔煙酒,因為利潤空間比較大,像方便面等很多食品,利潤空間非常小,造假又往往不能像正規企業一樣進行大規模生產,成本可能比正品還高,根本沒必要造假。對于這些微利的生產企業,加貼電子監管碼必然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此外,產品包裝形態各異,生產方式各不相同,實現電子監管碼賦碼工作在技術上有難度,而且會給企業生產管理帶來較大的困難。要克服這些困難,需要一個循環漸進的過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完成。 

      質檢總局:決心不變

      盡管電子監管碼在推行過程中出現了不少“風風雨雨”,但國家質檢總局沒有宣布停止這項利國利民的德政工程。8月29日,國家質檢總局相關負責人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最近,質檢總局與商務部、工商總局就下一步推進工作進行了研究,達成了共識,將采取三方面改進措施推進電子監管網: 

      1、突出重點產品、重點地區和重點企業。把涉及安全類產品有選擇地納入電子監管網目錄中,以重點行業的規模以上企業為推進重點;

      2、調整企業入網賦碼進度要求。遵循分步實施、先易后難、逐步推進的方針,對首批9類69種入網產品目錄的企業,確有困難的,要幫助他們解決技術困難,并由企業自主確定入網時間和賦碼方式;

      3、鼓勵符合條件的防偽企業參與電子監管網平臺的建設。

      緊接著,9月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實施藥品電子監管工作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以確保對于列入重點藥品的生產、經營企業能夠2008年10月31日前完成賦碼入網。藥監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表示,藥品的電子監管碼還是會在幾個高風險的品種繼續推行。她說,藥品確實跟其他商品不同,與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關。電子監管碼是科技進步基礎上推行的比較先進的監管手段。

      現在實行的藥品的監管碼主要集中在高風險品種,有些品種確實是極易被一些制假售假分子所利用?!氨热缯f去年吉林出現的人血白蛋白,就是假冒的人血白蛋白流通到醫療部門。電子監管系統建立全國的電子監管網絡,通過電子監管碼實時查詢到這個產品的話,確實能夠避免這樣的假冒偽劣產品的流通?!蓖瑫r,電子監管碼可以促進全國的電子監管平臺的完善,是對發生的藥害事件進行及時追溯和召回,提高監管效率的先進手段。

      同時,盡管一系列的事件讓電子監管碼的推行力度有所減弱,但入網企業以及賦碼產品的數量仍在增加。據質檢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10月12日零時,備案企業已達70,458家,產品賦碼上市達41.9億件。從采訪中也了解到,盡管企業入網已不像2008年初那樣達到井噴狀態,但已入網企業的賦碼工作仍在繼續,如長城葡萄酒、紅星二鍋頭、古船面粉、海天醬油等。而電子監管碼的防偽功效也是很多企業意向入網的原因之一,不少企業為了保護自己的產品,不讓假冒偽劣混進來,主動要求應用監管碼。如今,石家莊中晟安全印務有限公司、北京多彩印刷有限公司就接到不少客戶詢問這方面的需求。

      賦碼印刷投資回歸理性

      自2007年末,國家質檢總局發布要求9大類69種產品在2008年6月底前必須實現賦碼上市之后,作為下游的印刷企業也興起了一陣電子監管碼印刷新浪潮。毫無疑問,9大類69種產品所涉及的8.7萬家企業,數百億計的產品如果都能實現一品一碼的話,這個市場該有多大?因此,相較于終端用戶由于成本因素不愿加入監管網,印刷及設備企業實際上對監管碼并不抵觸。特別是賦碼設備供應商們,自年初開始就圍繞電子監管碼這一主題開了大大小小各類推介會,每次會議也都集合到了那些是否要上電子監管碼印刷相關的價格不菲的配套設備而躊躇不已的印刷廠商們,每個意向客戶也總是能迎來一撥又一撥的供應商前來洽談。

      如今,不斷的風波讓大家對電子監管碼不再那么狂熱,而是更多地以觀望的姿態靜候政策明朗。變碼設備推介會不再只借著電子監管碼這趟順風車,而是更切實際地推廣其可變印刷功能?!昂芏嗳硕伎春帽O管碼,所以都在推?!北本┍Y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井紅介紹說,“現在雖然有所降溫,但不影響設備的應用,因為可以噴條碼,監管碼只是條碼中的一種?,F在標簽的可變信息變多了,小批量,多樣性的都可以用噴碼?!币蕴旖蚴新氛饔沼邢薰緸槔?,2004年該公司就實現了票據上的變碼印刷。引進捷創數碼噴墨設備之后,除了滿足電子監管碼的印刷業務,同時還承接了不少合格證、不干膠標簽等數字和圖文可變印刷業務。

      盡管很多人看好這個市場,但是印刷電子監管碼有風險。上海一家印刷公司此前就花200萬元采購了專用于印刷監管碼的設備,然而“至今一張都沒印”。未來是否需要進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實際上,電子監管碼印刷就是一種可變數據印刷。而目前印刷行業正在發展的新技術,可變印刷就是其中一種。隨著未來經濟的發展,可變數據印刷的應用將更多更廣。

      關于電子監管碼的爭論還在繼續,政府部門的推行也仍在進行中。在電子監管碼推行的背后,存在著各方利益的博弈。然而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電子監管碼還是非常有益的事情。我們期待政府與企業通力合作,尋找到更符合中國國情、操作性強的打假、溯源系統方案。關于電子監管碼的將來發展,我們將持續關注。

      ,
      打賞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站會員、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圖文推薦

      您在本欄的歷史瀏覽
      熱門資訊

      中國噴碼標識行業權威門戶網站 引領行業發展


      微信號:pm168net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 誠征英才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版權所有:華人噴碼網 北京瑞紀華人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證060984  |  京ICP備07503063號

      聯系電話:010-51658061 E-mail:bjsale#pm168.net(請把#替換成@)在線QQ:646539921

      站所有信息均屬本站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地址 域名:www.futingmy.com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