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沒有接觸過制造業的普通人而言,激光加工是一項先進而神秘的技術,在影視作品中常常以大殺器的形象出現,雖然新奇霸氣,但往往也拉遠了距離感,總認為激光是存在于幻想中的技術。

實際上,激光遠比想象中更貼近生活——從身上的衣服、鞋、包,到口袋里的手機、耳機,再到滿大街的廣告牌、汽車、欄桿框架,一眼望去,生活中處處都是激光加工后的產物。
并且,激光這項技術本身也并非多么新穎——激光原理最早由愛因斯坦在1916年發現;1960年第一束激光射出,;1990年激光開始應用于制造業,包括集成電路和汽車制造;經過多年發展,激光加工目前已經完全成熟,全面應用于切割、焊接、打標、清洗、醫療、熱處理、成像等眾多生產環節,是現代化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激光是一種先進的技術,同樣,激光也是一種很平凡的技術。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發展,激光設備不光變得越來越大,同時也變得越來越小——越大的設備功率越高,對應的是大型板材與設備的加工需求,如航空,航天,船舶,雷達;越小的設備越靈活,對應的是愈發精細化的市場需求,如激光打標機,手持激光焊接機,手持激光清潔設備。

以近年來流行的手工木制品作坊為例,在眾多個人工作室中,由于作品需要個性化打標,不少工作室都會添置激光打標設備,自主完成打標加工。同理還有不少家具定制作坊,出于對作品質量和上手難度的考慮,選擇手持激光焊接設備。
雖然分屬不同的加工類型,但這些激光設備對于場地大小要求不高,加上冷卻系統、輔助氣體以及送絲系統等也不過數平方,對于中小型企業和工作室而言,可以靈活布置,便捷使用。
除了場地上便捷,激光設備在智能化,易上手程度等方面也有著極大的優勢,依靠設備配備的控制系統,操作者可以很輕松的完成設想中的加工作業。

控制系統也為所以想要使用激光加工的用戶提供了最快捷的上手路徑:在打標設備上,打開軟件調試好相機,導入相應的圖樣,就可以開始打標加工,一直到全部加工完成也不需要再做多余動作;同理,在手持焊接設備上,調試好對應材料的激光功率等參數,就可以開始焊接,初次嘗試可能會掌握不好速度,但多試次之后就能很快把握訣竅,焊出來的效果與熟練工相差無幾。
越來越智能的系統為激光加工賦予了更為廣闊的前景市場,下沉之后,激光技術褪去了神秘冷艷的光環,不再是影視作品中動輒受熱爆炸的尖端武器。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激光技術可以走進千萬中小企業的辦公室,成為隨手可見的普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