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后的新鮮果蔬,從產地到顧客手里的過程中仍在進行“呼吸”,如若處理不當,則很有可能在運輸途中即逐漸失去新鮮,并因為脫水、變色等而導致色香味流失乃至腐爛,因此,果蔬的保鮮方式非常關鍵,常見的方式包括冷鏈運輸、提前采摘再催熟、涂抹保鮮劑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食品安全方面的考量,探索讓果蔬鎖鮮、保持原味進入了一個新的賽道,其中就包括氣調包裝。
什么是氣調包裝
氣調包裝,簡稱MAP(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國內通常稱其為置換氣體包裝或充氣包裝,通過利用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具備選擇透氣性的包裝材料,以抑制細菌繁殖,實現果蔬自由“呼吸”和長期保存、保鮮的目的。
如今,氣調包裝是國內外最常用的果蔬保鮮方式之一,采用一定比例的混合氣體(氧氣、二氧化碳、氮氣等)代替包裝內的原始氣氛,選擇合適的薄膜用于保持最佳區間的透氣性和透濕性。
但問題隨之而來,由于氣調包裝采用的聚丙烯或聚乙烯等薄膜材料透氣性不高,包裝盒內水蒸氣易飽和,對保鮮反而有害,容易滋生微生物,從而加速果蔬的衰老和腐敗。
微孔保鮮薄膜和激光打孔
基于上述痛點,微孔保鮮薄膜的包裝工藝應運而生。該工藝在氣調包裝的基礎上“量身定制”外層薄膜最優的孔徑以及孔洞數量,匹配果蔬的蒸騰速率和呼吸速率,從而達到延長保質期的目的。
那么這些微孔是怎么來的呢?
目前常用的打孔方式有:機械沖孔、滾針沖孔和激光打孔,以此來延長果蔬的質保期和新鮮度。有研究發現,不同的孔徑對不同食材在延長產品保質期限上有不同的影響。其中,激光打孔的高度靈活性是微孔氣體調節包裝的有效作業方式,激光器輸出的高能量密度激光束可以瞬間在薄膜包裝材料上形成孔洞,最小孔徑甚至可達微米量級,非常適用于果蔬氣調包裝透氣孔的生產。

355nm紫外納秒激光器的“冷”加工
眾所周知,薄膜物質對溫度非常敏感,納飛光電研發設計的355nm紫外納秒激光器,它的冷加工特性可以在快速進行高效打孔的同時,保證孔洞的質量,原因在于355nm紫外光波長短,單光子能力高,材料吸收率高,能輕易打斷材料的分子鍵,加工時產生的熱作用小,加上25ns左右的脈寬,熱影響區小,打孔的孔洞邊緣整齊,不易開裂。

另外一個優點在于激光的高度靈活性、精準度,可以定制包裝上孔的大小和位置,并且做到孔洞的高度和精度的一致性,無需像機械打孔那樣更換不同的模具,而且它的光束質量優異(M2<1.2),聚焦性好,聚焦后光斑直徑在微米量級,用于微孔洞打孔也綽綽有余,想要多大的孔洞只需要在后臺的打孔軟件上進行操作更改參數,充分解放生產力。

結語
激光打孔作為一種常見的激光加工方式,在可預見的未來,還將更加深入滲透到各行業中。355nm紫外納秒激光器還將憑借它的冷加工和高精度,不止于氣調包裝打孔,還將在諸多領域發揮更有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