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問題乳制品重現市場的消息再次牽動人們敏感的神經,接連爆出的乳制品三聚氰胺超標案令人震驚。記者2月6日下午從寧夏回族自治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寧夏吳忠市天天乳業有限公司竟然嚴重違反產品質量法,將外省抵債乳粉更換為本企業包裝,更改生產日期外銷,部分外銷乳粉被當地質檢部門檢出三聚氰胺超標。
寧夏回族自治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副主任、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薛塞峰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最近一個時期,我國部分省區陸續查處了多起使用和銷售三聚氰胺污染乳粉案件,寧夏有兩家乳粉加工企業涉案。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先后指示,要求寧夏全區迅速行動開展專項整治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徹底清查問題乳粉,追根溯源,嚴肅查處。
按照自治區政府的統一部署,2月1日以來,寧夏全區各級政府和農牧、衛生、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快速行動、集中力量,對寧夏全區生鮮生產、收購、運輸各環節,以及乳制品生產加工企業、經營商戶和餐飲服務單位進行拉網式清查。截至2月5日,共出動執法人員4863人次,檢查奶站160家,運奶車80輛,乳制品生產企業28家,檢查以乳制品為原輔料生產企業33家,含乳品原料生產加工小作坊82家,乳制品經營戶7432戶次,食品添加劑經營戶134戶次,餐飲服務單位7351家次。經過拉網式清查,全區查處銷毀了2008年9月14日前生產的過期乳粉近15噸。
據介紹,寧夏目前兩家涉嫌問題乳粉的企業,一個是吳忠市天天乳業公司,一個是寧夏熊貓乳業有限公司。經調查,2009年6月,外省以抵債形式發給寧夏吳忠市天天乳業有限公司170.57噸乳粉,天天乳業公司于2009年7月至11月間,將其中的164.75噸更換為本企業包裝,更改生產日期,銷售到內蒙古、福建、廣東3省區的5家企業。目前,164.75噸乳粉中,有5.8噸原包裝乳粉被吳忠市質監部門異地封存,66噸問題乳粉召回并被異地封存,其余部分正在采取措施。
銷售到福建批號為2009.11.4和銷售到廣東批號為2009.08.08的乳粉被當地質監部門檢出三聚氰胺超標。接到福建、廣東質監部門的函告后,寧夏自治區食品安全委員會組成相關部門參加的聯合調查組,對天天乳業公司問題乳粉進行了實地調查,要求吳忠市人民政府對天天乳業公司更換包裝、更改生產日期等違反產品質量法的行為予以處罰。自治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和吳忠市人民政府已責令對該企業停止銷售、限期整改,處以30萬元罰款,并將更換包裝的66噸乳粉異地封存。
在這之前發生的上海熊貓乳業有限公司問題乳粉案件(該公司產品被檢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標,其產品使用寧夏熊貓乳品有限公司的奶粉為原料),上海市警方已進行調查處理。近日,寧夏公安廳按照公安部的要求,已責成銀川市公安局立案查處,寧夏公安廳將派員全程督辦。
寧夏自治區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調查吳忠市質監部門是否存在監管不力問題,嚴肅查處相關責任人,并加大對相關企業的監管力度。(記者潘從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