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本報A8版刊登了“外包裝上印著2009,瓶底卻是2010 好麗友木糖醇咋舊盒裝新瓶”一文后 ,按文中好麗友即墨代理商張姓負責人稱,包裝盒遭雨水浸濕,無奈換包裝盒。聽上去合情合理,似乎市民反映的一切都是一個“誤會 ”。但3月23日下午,一個打到本報熱線的電話卻讓此事再起塵埃,一市民在電話中稱其為前好麗友公司員工,據其介紹,經銷商將回收產品再銷售是常事 ,沒準你吃的木糖醇是兩三年前生產的!3月24日上午,記者約見了這位報料人王鋼(應報料人要求化名)。
24日上午10點30分,記者按時來到王鋼約定的地點。
在與王鋼攀談中記者得知,王鋼曾經是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青島辦事處一經銷商所雇的員工。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王鋼見識了好麗友經銷商一些不為人知的商業手法,如過期產品回收再銷售,再如將不允許銷售的贈品拿來再賣……王鋼說——
—我在好麗友經銷商工作的那段日子里,知道青島的一些超市尤其是一些效益不好的賣場,部分好麗友木糖醇是售不完的。而據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的相關規定,這個賣不完的商品就是應該回收的,回收之后的產品必須就地銷毀的。
但是,由于好麗友木糖醇屬口香糖類商品,過期的產品在外觀上消費者是難以辨別的。也就是說,雖然規定木糖醇有12個月的保質期,但是大多數的銷售商知道,只要保質期控制在3年之內,一般不會吃死人的。所以,他們就會將這部分過期的產品“再加工”。
這明顯就是一種犯罪!這種違反道德違反法律的做法是要受到良心上的譴責的,我寧可干點別的也不給經銷商打工了,所以我就辭職不干了。
好麗友過期產品回收再銷售
據王鋼介紹,好麗友產品從廠家到分公司這個環節一般是不會出問題的,主要是好麗友下屬的三個營業所以及一些經銷商那邊十分混亂。王鋼說——
—現在有不少食品的日期噴碼都可以隨便改。改生產日期太簡單了,用特殊的化學制劑一抹,再用機器打上新的條碼就行。在興隆花園附近那里就有一個倉庫,他們曾在那里涂改日期,那個地方外人一般是進不去的。
其實,好麗友的木糖醇賣得還挺不錯,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超市,不到3個月就會全部走完貨。但是,在一些小的商店,好麗友的木糖醇還會存在一定的積壓。產品快要到期的時候,賣場就會跟經銷商聯系,要求重新將產品回收。
將產品回收之后,經銷商覺得如果銷毀了會很浪費,如果“再加工”后銷售出去會賺不少的利潤。我曾見到他們是如何處理回收來的產品,找經銷商幾個心腹,用布蘸上特殊的液體,直接就可以把生產日期抹掉了,最后他們再用噴碼機直接打上日期就行。至于如何鑒定過期和沒有過期的產品,直接看看噴碼的字體就行了,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另外,還可以看產品的外包裝是否有刮擦的痕跡,看顏色是否陳舊,看里面的產品是否缺口,看里面干燥劑的狀態等等,當然,如果是進行產品界定,還需要技術人員的支持。
瞞天過海,贈品變商品
過期的產品隨便修改日期再銷售只是他們暗箱操作獲取暴利的一個方面,而好麗友公司的贈品則成為他們獲取暴利的另一個方面。在王鋼的敘述中,記者了解到,好麗友公司的銷售商每年從好麗友公司進了大量的贈品,他們將這些贈品直接銷售到商場,以牟取暴利。王鋼說——
—好麗友公司規定,贈品是嚴禁出售的。但是,你可以去青島的商場看看,好麗友產品幾乎是沒有贈品的,因為這部分贈品都被他們當做商品賣了。
其實,所有的贈品都是貼有標簽的。他們會有一些手段將這些標簽去掉。據我了解,一些經銷商弄到贈品之后,很多都是用熱吹風機吹熱之后,贈品的標簽下面的膠帶軟化,他們就可以把贈品的標簽抹掉了。 不要看小小的贈品,每年他們從這里獲取的非法暴利就有好幾百萬元。很多經銷商看有利可圖,都在專門搗鼓贈品。
當然,經銷商的事情,青島分公司很多時候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據我了解,雖然好麗友青島分公司的總監對這個查得很嚴格,但是他們下面的人因為有利益鏈牽動著,出了問題都能被隱瞞掉。另外,還有一些過期的贈品。這些贈品也像其他的產品一樣,直接抹掉原來的條碼,換成新的生產日期流向了市場。
加工場地在即墨
無論是過期的產品還是一些贈品,都要經過二次加工才能流向市場。那么,他們是在哪里加工呢?王鋼說——
—我在公司干活的時候,給他們拉過貨,知道一些貨物儲藏的秘密。以前的時候,他們是在倉庫里加工,而倉庫的位置就是在四方區興隆花園的對面。當時他們就在倉庫里用噴碼機修改生產日期,將過期的產品印上新的生產日期?,F在他們怕被查到,已經不在這個倉庫加工了。
后來,他們將工作地點轉移到一個經銷商的家里,經銷商雇自己的家人對這些產品進行“加工”。地點十分隱蔽,我曾經去過。當時我看見拉著整車的產品送進去“再加工”。我知道很多產品都是已經過期了之后,心里就過不去那個坎兒,這些可都是人吃到肚子里的東西啊,我當時就想報警,后來因為怕被報復就忍氣吞聲了?,F在,我知道很多過期的產品都是在即墨一個經銷商那里進行“再加工”,因為那里看守得十分嚴格,外人是很難進去的,所以,加工細節還不是很清楚。
◎記者調查 市面上產品日期噴碼字體有三種
那么,這些過期產品是否在銷售呢?從記者22日了解的情況來看,佳世客、大潤發等青島幾家超市并未發現這種問題木糖醇。而一些小型的超市是否有這樣的過期木糖醇呢?
隨后,記者在李滄幾家超市發現,2009年生產的木糖醇依然在銷售。也就是說3個月未銷售完的商品要收回的承諾無法實現。
24日下午,記者在開平路一小型超市發現了一盒2009年3月9日生產的木糖醇,按照其有效期12月來算,顯然已經過期。
當記者詢問這家超市的店員,為何過期產品還在銷售時,店員解釋,這個產品是經銷商前幾天才送過來的,當時他并沒有仔細看生產日期。
據王鋼所述,再回收的產品上面的噴碼和正規出廠的噴碼字體是不一樣的。
24日,記者在各大賣場發現,市面上好麗友木糖醇日期噴碼字體竟然有三種。記者發現,生產日期標注為“20090308bA3”、“20100201bA ”、“20100305a2A2”的三種噴碼的字體有很大的差距。
是好麗友木糖醇的噴碼機會打出三種條碼?還是有人對生產日期進行了涂改?
3月24日,記者將情況反映給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河北廊坊的好麗友木糖醇生產廠家一位王姓的負責人將記者提供的3個條碼一一記錄了下來。并表示會進行核實,看是否一致。另外,他也表示,將收回的產品再次流向市場是違反規定的。
◎廠家答復 好麗友:承認產品有問題
記者在聯系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北京總部的時候,負責人辛悅表示,本報報道出來之后,他們公司十分重視此事。3月25日下午,負責人辛悅協同技術人員來到青島一起與記者進行了交流。
辛悅在看了記者出示的產品之后,當場與技術人員進行鑒定。三個噴碼日期中 ,“20090308bA3”、“20100305a2A2”與公司樣品一致。而兩種字體不一致狀況,辛悅表示,他們公司曾經換過一次噴碼機,所以有兩種字體是正常的。但是對于噴碼日期“20100201bA”,他們表示一看就不是該公司噴碼機所印。
“這個字體我們當時在報紙上就看到有問題了 ,也一直在查處此事。”辛悅表示。隨同的技術人員從瓶底噴碼日期“20100201bA ”的包裝瓶中取了幾片樣品,當場也親自嘗試了一下。“這確實是我們的產品,但生產日期也確實不是我們印上的。我們會詳細調查此事的。”
對于王鋼所述其他諸多問題是否屬實,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皆未給正面答復。
29日,記者通過其他途徑聯系了一位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的一位批發商,他說——
—好麗友在青島管理是這樣的,他們有三個營業所。每個營業所每年都有很重的任務,分別負責不同的區域 ,如果完不成都是要扣錢的。我知道正規好麗友二級經銷商就有 2個,但是一些其他個人的經銷商和批發商卻有不少 ,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好麗友青島辦事處的內部員工。
因為有利可圖,他們是不會將過期產品進行銷毀的,因為他們覺得這是一種“浪費”。如果產品出了問題,好麗友為了自己的形象,肯定是要進行管理的。但是,因為各個批發商之間有利益相連,所以,好麗友總部調查的時候,就會遇到一些困難。
3月29日,記者在好麗友公司向社會公示的一則聲明函中得知,“問題產品全部來自即墨區批發市場某個體批發商戶,且銷售范圍僅限上述四區的郊區或農村小店。”“我公司已經向工商部門舉報,經全面清查與查處,目前市面上的問題產品已經基本被清理干凈。”
29日下午,記者分別致電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青島辦事處,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均表示,具體情況不了解,而負責此事的曾姓負責人已經出差外地。記者致電曾姓負責人手機,發現已提示關機。好麗友食品有限公司北京總部的辦公室相關人員也表示,此事不方便答復,具體情況并不了解。
隨后,記者聯系即墨市工商分局了解此事詳情,辦公室一位李姓負責人表示,“負責此事相關業務人員還未回來,而領導正在開會,無法答復此事。”該負責人表示,當時負責此事的業務人員回來之后會馬上聯系記者??山刂褂浾甙l稿,仍未得到對方的答復。文/圖 記者 劉震 于良
◎快評:還是管理出了問題
啥叫保質期?或許有點知識的人都會知道,保質期是指產品在正常條件下的質量保證期限。換言之,即超過保質期的產品不可食用,如果食用就有可能危害健康。
有人說,21世紀了,人們把健康理念看得更重,這點筆者贊同,到各大中型超市里看看吧,人們選購商品時,注重更多的是產品的品質,看看它是否對身體有益,是否離著過期還有一段“遙遠”的時間。
在這次“好麗友”口香糖抹碼造假的事件中,公司方最終給出了解釋:這是某位個體批發戶的個人行為,公司毫不知情,對于產品的質量,公司一向都是嚴格把關。
對于這種解釋,筆者不敢妄下論斷,姑且就相信公司所言。但是即便如此,這某位個體批發戶按照正常的銷售渠道來說,是隸屬于公司的銷售系統,他銷售的口香糖,印著的也是“好麗友”的正規商標。
那么,問題出現了,公司一邊讓其銷售著自己的商品,一邊又積極地解釋著這是其“個人行為”,這是否可以成立?這令人難以理解。筆者認為,即便是個人為了某種利益,做出了這種事情,它反映出來的也是公司某方面的管理出現了問題,作為產品的生產商、經銷商,是完全有義務和責任,對市面上銷售的產品做到了如指掌。不然,你憑什么讓消費者相信并購買你們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