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化妝品袋上貼著一張中文標簽,標明這是一套伊麗莎伯雅頓“新生代時空精華液套裝”,生產日期為“2009.2”,保質期3年,內裝新生代時空精華液、時空生活霜SPF30、時空生活六勝肽面膜、時空生活緊致身體乳等4件化妝品,以及一支中文標簽生產日期標注“2008.2”、保質 期3年的伊麗莎伯雅頓防皺抗紋液,表面看來似乎沒有問題。再看上述5件化妝品內包裝,上面或用鋼印、或用噴墨分別標有6LD、6SD、6PB、7AC、6HF等3碼數字和字母。打開互聯網輸入“進口化妝品”“生產日期”“雅頓”等字樣搜索,周女士發現一篇轉載于《香港sasa北京代購店》的“進口化妝品生產日期大揭密”中列有“Elizabeth Arden(雅頓) 批號格式如:4PB 第一個數字表示年 4 表示94年制造 后面的英文表示廠名”等說明。“如果按照此說法,我買的這些化妝品應當是2006年或者2007年生產的,確切的說除了一件標注“7AC”的之外,其他化妝品在商家2010年1月份銷售時就已經過期了!”周女士說。
同樣,黃巖的梁小姐也發現自己購買的伊麗莎伯雅頓進口化妝品和周女士的化妝品存在同樣的問題,但銷售商不承認產品過期。
面對令人犯暈的字母、數字,梁小姐向商家提出疑問,怎么來證明加貼的中文說明書上的使用年限與原瓶上表示此信息的英文字母和數字一致?商家只表示,應以中文標簽上的生產日期為準,對于化妝品本身的3碼數字、字母的含義以不清楚推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關于進口化妝品監督檢驗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凡上市銷售的進口化妝品,必須經過我國商檢部門的檢驗,加貼CCIB的標志,要有中文標識,標明產地、經銷商、生產日期、保質期、化妝品成分、適用人群,并且應附有中文說明書。
在此,臨海工商、消保委特提醒消費者,購買進口化妝品時要注意識別:
1.產品標簽的識別。產品標簽是生產企業向消費者提供質量信息的一種手段,也是對其產品質量信息的一種表達。進口化妝品在包裝上應該印有該產品的中文名稱,另外應配有產品的中文使用說明。在特殊用途化妝品(染發、燙發、育發、脫毛、除臭、祛斑、防曬等)的產品包裝上應該有特殊類化妝品批號。對體積小又無小包裝(凈含量小于15g或15ml)的特殊產品,如唇膏、化妝筆等,應標注產品名稱和制造者名稱。一些假冒偽劣化妝品在外包裝上常不寫廠名、廠址,而寫“X國制造”或僅寫漢語拼音,或亂寫外文來冒充進口化妝品。 生產日期的標注應在產品包裝的可視面上,如果同一類產品的生產批號或生產日期零亂,就有假冒之嫌。
2.許可證標識的識別。進口化妝品必須標有衛生部的“衛妝進字”或“衛妝進備字”文號。此外,進口化妝品還要有 “三證”,即“入境貨物檢疫證明”、“進出口化妝品標簽審核證書”、“化妝品檢驗檢疫CIQ標志”。特別是“化妝品檢驗檢疫CIQ標志”, 每個CIQ標志后都有一組電腦噴碼數字,正品商品包裝盒上的CIQ標志撕下后,電腦噴碼數字會自動貼到產品的外盒上面,假貨和水貨可能沒有貼CIQ標志,而貼有CIQ標志的假貨,則有兩種情況:(1)無法完整的從商品包裝盒上撕下來;(2)假的CIQ撕下后,數字在撕掉的小圓片的背面,而不是商品上。購買時,一定要查看此標簽。
3.產品感官識別。 從外觀上看,不合格或假冒化妝品的包裝瓶往往較為粗糙,有明顯疤痕成條紋,瓶蓋與瓶身咬合不緊密,有滲漏現象;包裝印刷質量不如真品清晰,套色不正。有的產品結構不夠細膩,顏色不勻;有的呈顆粒狀,有雜質斑點;有的有充氣、發霉、酸敗、發臭現象;有的還有干縮、油水分離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