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食品上網銷售
程家橋路白先生反映:端午期間,網上推出不少價格低廉的粽子,如有款“老媽親手包的”肉粽,150克單價才2元??晌易屑毑炜?,這些粽子大多沒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等說明。記得去年中秋期間,風靡網絡的不少個性月餅同樣“英雄沒有出處”。這種“三無”食品,雖然便宜,卻難以讓人放心購買。
普善路張女士反映:日前我通過某網絡交易平臺訂購了一袋華夫餅干,第二天上午快遞送到家。當天下午我拆開紙盒大包裝后,發現餅干的外包裝已破損,形似老鼠啃過的痕跡。我投訴后,公司與快遞方互相推諉。由于餅干才不到6元錢,不想牽扯過多時間和精力,只得作罷。
記者隨訪
網上食品質量難保證
本報記者 張家琳
如今,網上銷售的食品種類日漸增多,花樣不斷翻新。雖然價格便宜,但食品的衛生狀況如何?記者日前上網做了一番調查。
從自制芝麻醬、蜂蜜到自制蛋糕、巧克力、臘肉等,網絡上自制食品交易頗為紅火??蛇@些“自制食品”多無生產者名稱、也無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如自稱“張家界特產 自制土家臘肉、煙熏臘肉”、“特色米糠熏五香黃(肉)”等食品,盡管網頁上圖片精美,勾人食欲,但是衛生許可證號、配料表、食品添加劑等欄目都是空白,聯系方式僅為手機和QQ。自制食品中不少為預包裝食品,但無任何標簽。而國家《食品安全法》明文規定,禁止生產經營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
“獨家秘制,現炒現做……”被冠以“私家美食”的私房菜如今悄然流行網上。對忙于工作而難抽時間做飯的群體而言,確實方便省心。記者聯系“麗人私房菜·秘制紅燒肉”的網上賣家,當問及菜肴制作場地環境、廚師個人健康狀況等問題,對方支支吾吾,不愿確切回答。
網上銷售的進口食品名目繁多。記者在淘寶網上輸入“進口食品”,顯示“找到相關寶貝36485件”。記者看到,175克標價6元的 “進口食品 回味無窮的泰國SCALA咖啡糖”無法分辨是否泰國進口;“韓國樂天72%高純度黑巧克力”沒有《食品安全法》明文規定應當具備的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等項。
國家至今沒有解除不得從日本進口牛肉及相關制品的禁令,但在淘寶網上輸入“日本牛肉”,依然可“找到相關寶貝2717件”。有關人士分析,不排除非法走私的可能,此類逃避正常檢驗檢疫的進口食品,給食用者帶來了健康隱患。
網上食品交易將依法監管
截至6月15日,市消保委今年共受理網絡銷售投訴1802件,是去年同期的2.43倍。據分析,目前網絡食品銷售存在準入門檻低、假冒偽劣、“三無”產品、質價不符等問題。由于違法行為具有隱蔽性,違法成本低,違法行為反復發生。
市工商局網絡和新興市場監督管理處人士表示,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沒有取得食品流通許可,不標注生產日期、保質期的網上食品銷售屬違法行為,工商部門將予以查處。
國家工商總局將于今年7月1日起實施 《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掇k法》對于從事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單位、人員,明確要求應當在網站主頁面等位置公開營業執照登載的信息及采取實名制等;網絡交易平臺應對上述單位、人員負檢查監控等義務。
工商部門通過實施信用監管、網絡信息化監管、全國聯網一體化監管等措施,進一步規范網絡市場秩序,充分維護網購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市工商局有關人士提醒廣大消費者,通過網絡購買食品一定要慎重,要仔細甄別經營者的主體登記信息;查驗食品流通許可證,查驗食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購買食品時,要向經營者索取電子化的購貨憑證、服務單據,以便有效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