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生財有道",通過偽造發票、篡改發票信息等手段,非法謀利,使國家稅收蒙受了損失。近日,為了對國家現有的防偽稅控系統進行強化和升級,有效防范不法分子篡改企業名稱、商品名稱等漢字信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犯罪活動,順應計算機發展趨勢,推動國家金稅工程的建設進展,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啟動了增值稅漢字防偽稅控系統的試運行工作。
據悉,由航天信息承建的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作為我國金稅工程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一直是護航稅收的有效利器,每年為我國稅收增收千億元以上。此次試運行的增值稅漢字防偽稅控系統,是在不改變現有防偽稅控系統密碼體系的前提下設計開發的。該系統在防偽發票七要素的基礎上,采用了數字密碼和二維碼技術,利用可以存儲更多信息量的二維碼替代了原來的84位和108位字符密文,在加密發票七要素信息的基礎上實現了對購買方企業名稱、銷售方企業名稱、貨物名稱、單位和數量等信息的加密、報稅采集和解密認證。新的防偽系統不僅擁有防偽能力強、防偽信息量大、兼容性好等三大特點,在其應用的漢字防偽技術中還具有可實現多聯發票針打二維碼,使用掃描儀識讀和還原二維碼,實現針打發票中英文混排的高速、高識別率等三大創新點。
在新的漢字防偽稅控系統試運行以后,增值稅專用發票將同時存在二維碼、84位字符和108位字符三種密文形式。稅務機關在受理報稅和認證時都增加了發票上的企業名稱、貨物名稱等漢字信息采集,初步測算每張發票報稅信息的存儲空間約為原來的4倍,認證信息的存儲空間約為原來的2.5倍。將發票票面除七要素外的漢字信息也納入發票密文的防偽新系統,在發票認證時進行比對,不僅能夠有效的防范"雷霆一號"類似案件的發生,使發票防偽更上一層樓,還將對今后納稅評估工作的開展產生重要促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