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藥物實行電子監管后,藥品最小包裝上會有20位條形碼的“電子身份證”,藥監部門可以實時查詢每一批藥品的生產、經營、庫存及流向,實現對問題藥品和假劣藥品的快速追溯、召回和查控,最大限度地降低問題藥品和假劣藥品帶來的危害。目前,我省共有97家基本藥物生產企業,其中65家中標企業已在今年4月1號前實現了基本藥物電子監管。
按照今年藥品電子監管實施方案,安徽省將嚴格督促各地基本藥物生產企業、基本藥物配送企業準時完成電子監管任務。安徽省增補的基本藥物品種,如果在某個省份中標并實施了藥品電子監管,不管該品種在其他省份中標與否,該企業向其他省份供應的該品種也一律實施藥品電子監管,藥品經營批發企業均應通過電子監管網對該產品進行核注核銷,以保證電子監管網的正常運行和數據的完整、可靠。自明年1月1日起,含麻黃堿類復方制劑、含可待因復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諾酯復方制劑,未入網及未使用藥品電子監管碼統一標識的,一律不得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