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劉先生近日在芳華路附近一家食品店買了一瓶某品牌料酒,當時他只是隨意查看了瓶蓋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確認沒有問題后就付了錢??苫丶液?,他無意中看到家中另一瓶同樣品牌和規格的料酒,對比才發現,兩瓶料酒瓶蓋上的生產日期字跡明顯不同,舊瓶蓋上的生產日期是采用針式打印的,比較清晰,而新買回的那瓶則采用噴墨打印,看起來有些模糊不清。他越想越不對勁,懷疑新買的料酒是假的,于是他來到工商部門投訴。
接到投訴后,城北工商所執法人員來到劉先生購買料酒的那家店進行檢查。這家店是一家專門經營醬油、食醋、料酒等調味品的批發鋪兼倉庫,店里存放了上百件各種品牌的調味品。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店里銷售的醬油、醋及料酒等幾種商品瓶蓋上的生產日期存在問題:不僅字跡模糊,且粗細不一。執法人員又從正規商店找來同樣品牌和規格的產品進行對比,結果發現兩家店的產品瓶蓋上的生產日期字跡明顯不同,這家店里多件商品的生產日期很有可能是篡改過的。詢問中,這家店的老板開始否認篡改生產日期,在執法人員提供的證據和事實面前,老板只好對其篡改生產日期的行為供認不諱。老板坦言,由于調味品走貨較慢,許多商品囤放過了保質期。為了不給自己造成損失,他從市場上買回了大量的香蕉水和一臺噴碼機,開始嘗試自己篡改過期產品的生產日期。先用香蕉水將瓶蓋上的生產日期涂抹掉,然后隨意噴上一個新的日期。就這樣,已過期的調味料再次“粉墨登場”。
據這名老板交代,他篡改后的生產日期都不長,大部分商品還沒來得及送到各分銷點。由于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工商執法人員當場查扣其店里的22件“問題”產品,涉及醬油、食醋、料酒等多個品種。目前,執法人員已立案調查,并將依據調查情況對當事人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