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一部智能手機,將攝像頭對準肉菜外包裝上的二維碼標貼,只聽“叮”的一聲,手機上就顯示出肉菜的整個流通過程和相關食品安全信息。昨天是青島市商務局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市民開放日,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我市首個肉類蔬菜二維碼追溯體系已在利群集團正式投入使用,這標志著我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的信息化技術已占據國內領先地位。
手機一刷信息“讀”出來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膠州市利群商場現場體驗肉類蔬菜二維碼追溯體系。隨手拿起一盒包裝好的豬肉,記者看到,在外包裝上貼著兩個不干膠標貼,一張是傳統的商品標貼,上面標注著商品種類、單價、重量、總價及20位數字追溯碼;另一張則是當下“風頭正勁”的二維碼。“以往只能通過傳統的數字追溯碼查詢信息,現在簡單多了,用手機就可以讀取這盒豬肉的全部信息。”利群集團肉類蔬菜二維碼追溯體系負責人王延磊向記者介紹說,傳統的追溯方式必須使用電腦登錄市商務局網上查詢系統,而二維碼追溯體系只需在智能手機中安裝掃描軟件即可。
隨后,記者打開手機中的掃描軟件,將手機攝像頭對準二維碼,等待約6秒鐘后,手機上就顯示出一長串文字:“屠宰企業:濰坊同路。冷鏈配送中心:利群膠州配送中心。零售終端:膠州購物廣場……”記者看到,這幾行文字就是豬肉的全部流通環節信息,包括屠宰企業、配送渠道、零售終端以及追溯碼上柜日期。
“二維碼已不是新鮮事物,現在很多成熟產品都配有信息二維碼,但我們推出的追溯二維碼信息量更大。”王延磊介紹說,現在商場內絕大部分產品二維碼只是寫入一個網址,消費者讀出二維碼信息后,還必須登錄網站鏈接才能讀取信息。而追溯二維碼無需鏈接網址,可以直接讀取肉類蔬菜信息,“從技術上來說,二維碼最多可以包含1000個字符的信息量,相當于500個漢字,足夠說明肉菜的流通信息了。”王延磊表示。
是否所有手機都可以讀取追溯二維碼?王延磊解釋說,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智能手機都具備掃描二維碼的功能,消費者只需下載一個掃描軟件即可。
二維碼尚難代替數字碼
盡管二維碼追溯體系遠比傳統數字追溯碼體系更便捷、嚴謹,但由于推廣因素短期內無法替代后者。“首先二維碼追溯本身就基于目前已建成的肉菜追溯體系。”欒堅介紹說,雖然體現形式變化了,但20位的數字追溯碼仍然是肉菜追溯的核心信息和模式。其次,從建設成本上來說,全市范圍推廣二維碼追溯體系還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實現,“要實現二維碼追溯體系,不單純是將標貼形式改為二維碼,還包括背后整個生鮮冷鏈系統的改造升級。”欒堅表示,作為重點扶持的試點企業,利群集團也是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逐步探索將RFID(無線射頻識別)、二維碼等物聯網技術應用到肉類蔬菜等生鮮產品的采購、加工、包裝及終端消費整個過程。與之相比,目前正處于試運行階段的我市肉菜追溯體系更具普遍意義,而且能夠保障島城肉菜質量和安全。
“建追溯體系不是單純為了追溯。”市商務局蔬菜副食品辦公室主任姚新向記者表示,任何一種追溯體系的作用都不是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的追責體系,而是提高肉菜市場整體質量水平和安全性,“比如說外地產韭菜,以前也曾出現過較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但自我市蔬菜追溯體系的建設完善,最近幾年韭菜就基本沒有發生過食品安全問題。”姚新表示,作為市辦實事之一,到今年年底,我市肉菜追溯體系將覆蓋350家企業及零售終端。
“別小看這個二維碼,它背后是更為先進和完善的‘無斷點’生鮮冷鏈體系建設和管理制度。”市商務局蔬菜辦副主任欒堅介紹說,與傳統的20位追溯碼相比,二維碼追溯體系不但操作更為簡便,對于肉類蔬菜的流通信息管理也更加嚴謹,能夠從技術和制度上杜絕個人篡改肉類蔬菜信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