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日期遮遮掩掩難看清
前些日子,市民黃女士想去超市買香腸,可站在冷柜前她卻傻眼了,不僅是品牌多,生產日期的問題也把她搞得暈頭轉向。這個品牌說“見腸體”,那個品牌說“見噴碼”,左看右看,直到被凍得瑟瑟發抖,她還沒在某品牌的香腸上找到生產日期。
易擦型:黃女士發現,有些香腸的生產日期位置倒是很明顯,但要么是模模糊糊的一片,要么是只剩“13”、“06”這樣的個別數字,僅剩的這幾個數字也是輕輕一擦就掉了。
混淆型:除了不好找、容易掉,有些產品生產日期噴涂的位置也很微妙。某品牌的罐頭,生產日期字體為黑色,卻被噴在暗紅的底色上,要想看清楚必須轉動罐頭,找一個合適的角度。而在暗紅底色的旁邊,就是能讓黑字看起來更顯眼的乳白色和藍色。
隱蔽型:還有些產品的生產日期相當隱蔽。 “見瓶口”卻不在瓶口,“見中縫”卻不在中縫。有的飲料會在配料表下方標明:生產日期見瓶口,但瓶口處卻怎么也找不到數字的影兒,把飲料瓶舉過頭頂才發現,原來生產日期在瓶蓋往下一點點的地方,字體還很小。而“見中縫”就更隱蔽了,得把袋子中縫處折疊的那一條塑料扒開,才能看到生產日期。
無標識:與生產日期模糊不清相比,干脆沒有生產日期就更讓消費者郁悶了。市民田先生發現,不少超市里的糖果、餅干等小包裝散裝食品都很難看到生產日期,詢問銷售人員后得知,由于不少小包裝食品都是大包裝產品拆散后賣的,所以獨立小包裝上無生產日期,生產日期被外層的大包裝“帶走”了。
日期一擦就掉的 多出自小作坊
為啥看個生產日期就這么費勁呢?已經在超市工作多年的吳先生說,不排除這是有的生產廠家為了將早已過期的產品賣出去,或者怕食品即將到期賣不出去,砸在手里,模糊的生產日期有可能是為了達到盡快清理庫存的目的。還有可能是因為廠家使用廉價打印機,導致數字墨跡脫落。
那么打印機質量不同,噴出的生產日期的質量差別就很大嗎?為此北國網、遼沈晚報記者采訪了沈陽市某標識設備公司的專業人員王先生,他表示,有一些香腸腸體上的生產日期很容易被擦掉,很有可能使用的是打碼機。這種方式已經不是主流了,只有一些小作坊在用。打碼機很便宜,成本低,一臺機器大概也就四五千塊錢,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打到包裝袋上的碼很容易掉,幾乎是用手指稍加用力,就能把生產日期擦掉,這種機器打出來的生產日期經常會消失的很快。“你可以看看那些生產香腸的大廠家,有名的廠家,他們的包裝袋上基本不用使用打碼,而都是噴碼。”油墨噴碼機是流水線作業,噴上的碼效果持久,不容易脫落,但是成本很高,一臺機器就需要幾萬塊錢,價格將近打碼機的10倍。
消費提示
生產日期模糊不清屬侵犯知情權
遼寧同方律師事務所張明春律師表示,我國相關法規規定,標注應當清晰、牢固、醒目,易于辨別,在流通環節中變得模糊甚至脫落是不可以的,要保證消費者購買和食用時易于辨認和識讀。在標識的生產日期時,必須告知食品生產日期標識的具體位置,
否則就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市消協提醒市民,購買食品時一定要對生產日期多加留意。如發現有的生產日期標注模糊、有重影、標注日期顯粗糙等現象,應謹慎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