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拉克倫”、法國“紫色天使”、“康田莊”、“阿克爾城堡”……如果不到現場,你肯定無法想象這一瓶瓶包裝精美的原瓶進口干紅葡萄酒,居然是在一家廢棄養雞場里釀造出來的。
在這里,一噸普通葡萄酒汁經過灌裝、噴碼,就成了1320瓶為客戶量身定做的“進口”葡萄酒,而這些酒汁的最低進價竟然不到2000元/噸,成本價低得可怕。這個蟄伏在養雞場開設的“名酒加工廠”所生產的假冒產品,從2010年開始源源不斷地銷往江蘇、北京、浙江、青島、山西等地。
調查走訪摸出“大魚”
近期,山東招遠執法人員在走訪某企業時,聽到公司職工反映:有位外地經銷商與招遠某葡萄酒公司聯系,讓給生產一批假冒進口葡萄酒,一瓶價格還不到20元。隨之,招遠市立即組織產品質量打假執法人員領導小組展開調查,發現在市場上確實有人低價銷售法國產“拉克倫二星”、“康田莊”等品牌葡萄酒,而這些葡萄酒的市場價至少都上千元。
在招遠市南郊的一個偏僻農村,有群眾向執法人員反映,經常發現有成箱的酒品和包裝材料運進運出,村口偶爾飄出陣陣“酒香”,可是卻找不到酒廠的位置。執法人員跟隨路上遺留的車轍和不時刮來氣味,將疑點聚集到了廢棄的養雞場。據村民反映,“俺也不知道他生產的是什么葡萄酒,反正商標花里胡哨挺好看的,大多是看不懂的外文字母”。據了解,為了避免走漏風聲,制假企業從不去外面招工,長年雇傭附近村莊的農民,主要干些粘貼商標、裝箱封口等粗活,工錢全按小時計費。
通過多渠道調查,招遠市產品打假執法人員確認在這個廢棄的養雞場里,先后生產假冒澳大利亞“拉克倫”,假冒法國“紫色天使”、“康田莊”、“阿克爾城堡”等多種品牌葡萄酒。然后又將這些假酒通過經銷商低價拋向全國多個省市。
執法人員表示,制假企業與外地經銷商秘密勾結,形成制假、供假、售假一條龍的產業鏈條,聯系售假客戶即定即做即發,攪得酒類市場真假難辨,對消費者的健康產生極大危害。
假酒成本每瓶不足2元
經過近兩個月艱苦細致的摸排工作,招遠市執法人員掌控了制假企業的基本情況、加工點運營模式、上下線之間的網絡聯系方式。在招遠市蠶莊鎮林家村及辛莊朱宋村倉庫,查獲“拉克倫”、“紫色天使”、“拉菲”等國外假冒品牌葡萄酒外包裝箱3萬余個、假酒標20余萬套、橡木塞、膠帽共計12萬余個、假冒葡萄酒200余箱,查封造假設備8臺,涉案金額3300余萬元人民幣。
原來,制假企業假酒生產設備都是拼湊的,其使用的洗瓶機、灌裝機、打塞機、蒸汽封帽機、烘干機、貼標機等,都是從青州某包裝機械廠購進的;噴碼機則是從徐州一家企業訂購的,而生產用的酒瓶、酒箱、酒標和橡木塞,也分別是從外貿公司及一些小廠家買來的。
最令人震驚的是,這些所謂“原瓶進口葡萄酒”均是制假企業從煙臺開發區、龍口等多家公司買的劣質紅葡萄酒汁,在廢棄養雞場車間內勾兌的,衛生條件都無保證。制假人員交代,“我從馬家村進過一噸葡萄酒汁,價格是18000元,后來覺得太貴了,為了能多賺錢,就又找了龍口一家公司購買了4噸,價格僅8000元”。
據介紹,這些假酒制作成本極低,利潤卻非常高。“犯罪嫌疑人購進一噸葡萄原汁的成本在2000元到10000元之間,一噸原汁可灌裝1300多瓶,成本最低的一瓶不足2元;再加上酒標、酒瓶及人工費用,平均成本也就10元左右”。參與執法的工作人員說道。“賣出的假酒價格為15元~20元,而經銷商賣到酒吧等銷售末端,這些假酒其售價高達數千甚至上萬元,翻了幾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