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在相關政策法規頻出的背景下,食品安全問題越演越烈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監管手段缺失。從國際經驗來看,借助信息化手段,通過建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實現食品從生產源頭到流通環節的全程可追蹤,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監管措施。我國食品安全流通追溯體系從2010年開始試點建設,未來建設速度有望加快。
當前,工業標識行業中,國內眾多企業都是朝著賦碼方向發展,隨著噴碼機、激光機、熱轉印、貼標機、打碼機等在各行各業的應用逐漸擴大,達到一定程度,再加之不斷變動的客戶和市場需求,一方面標識技術和手段的多樣性會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應用系統將會向著集成化方向發展。隨著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他們希望同一產品、在同一生產線上為了達到不同的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標注,這些技術就會朝著應用系統的集成化方向發展。
我國食品安全流通追溯系統市場整體規模有望達到百億元,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我國的食品安全流通追溯系統以商務部主導的肉類蔬菜流通追溯系統為主,目前進行了3批共35個城市的試點,首批10個試點城市已全部建成追溯體系并投入試運行,初步實現了追溯功能。商務部計劃在“十二五”末,爭取讓肉類蔬菜流通追溯系統覆蓋到所有百萬人口以上城市,并涵蓋肉類、蔬菜、禽畜、水果、水產品、食用菌、豆制品等各類食品。按照現有試點城市的投入規模進行簡單估算,整體市場空間有望達到近百億元,未來發展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