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上市的西瓜上都粘貼了表示身份的二維碼,人們在購買西瓜時,只需用手機上下載的掃碼軟件,往二維碼上一掃,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我們西瓜的產地、品種和生產標準等信息,實現了對西瓜的追根溯源。”6月初,在河北省臨城縣鴨鴿營鄉的西瓜大棚里,瓜農魏喜林正忙著為剛采摘的大棚西瓜粘貼二維碼。“貼上二維碼,咱的西瓜就有了‘電子身份證’,以前有人拿著外地西瓜假冒我們的西瓜,有了這種防偽標簽就不怕了,也可以讓消費者吃著更放心了。”
河北省臨城縣石城鄉和鴨鴿營鄉屬于沙質土壤,氣候環境特別適合西瓜種植,是遠近聞名的西瓜之鄉。當地瓜農在該縣職教中心農技人員的指導下,經過改良和引進新品種,并從選種、育苗、施肥、管理等一系列環節實行標準化生產,培育的“京欣1號”品種“王門”牌西瓜,堅持不打農藥,不重茬種,全程施用雞糞、大豆餅、芝麻渣等混合發酵而成的農家有機肥,而且一株瓜秧只保留一只瓜,保證產出的西瓜獨特品質,皮薄水分充足,紅瓤香甜黑籽,是真正的無公害農產品,因此備受消費者青睞。
眼下,正是西瓜上市的季節,為保證西瓜品質和維護消費者權益,該縣職教中心增派30多名農技人員分赴各種植西瓜大棚內采集種植信息,將所有信息轉化為二維碼,通過打碼機進行打印后,再發給所采集信息的種植戶手中,分別粘貼在上市的西瓜上。該縣職教中心農技推廣專家蘇玉杰介紹:“我們的西瓜帶上‘電子身份證’這個保護神,就能保證絕對‘正宗’。我們還與北京等超市實現了農超對接,瓜田真正成了農民致富的聚寶盆!”
據了解,臨城縣鴨鴿營鄉和石城鄉今年西瓜種植面積達7000余畝,總產量將超過2900萬公斤,最高價可賣到7元每公斤,僅西瓜一項,可帶動當地農民增收3500多萬元。今年該縣對鴨鴿營鄉和石城鄉7000余畝的大棚西瓜進行了信息采集,并粘貼了二維碼,對每個大棚每個批次的西瓜都建立了檔案,使當地所產西瓜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