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4日,一場空前強烈的“地溝油風暴”在臺灣爆發,并迅速蔓延。受波及的廠商遍及整個臺灣地區。隨著港澳地區和大陸越來越多企業牽涉其中,食品安全問題也由臺灣蔓延至更廣的范圍,1200多家廠商卷入這場食品安全風暴,其中不乏強冠、味全、85度C等知名品牌。
大量地溝油流入市場
食品安全問題近年來越發受到強烈關注,一度成為百姓談之色變的話題。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場維護食品安全的行動迫在眉睫。今年6月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首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新增規定,國家將建立食品全程追溯制度。通過在食品包裝上標刻序列號或條碼等標識,即可賦予食品唯一的“身份證”,這種永久性“身份證”可追溯每個產品生產過程的所有關鍵信息,并以此為基礎實現后期產品的追蹤,以此來分析產品質量缺陷的問題所在,有效實現防偽防竄和快速召回。
對于食品包裝的生產批號、條形碼等標識,傳統的賦碼方式為墨水噴碼。然而,墨水噴碼在市場應用過程中,各種問題日漸凸顯:標記效果不好,易被人為擦除更改,且對于生產企業來說,油墨消耗量大、成本過高。這樣一來,包裝上的標識信息就失去了其原本的存在意義。
要構建從源頭到消費者完整的追溯鏈條,成熟、完善的追溯系統必不可少,因此,激光標識技術越來越受到熱捧。利用激光對食品包裝進行標記,不僅快速清晰,且標記信息永久不可擦住,徹底杜絕了人為涂改標識信息的隱患,無疑為食品安全又添加了一重保障。
各類食品包裝上的激光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