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青銅峽大米’地理標志認證后,所產大米每公斤要比普通大米售價提高15%,而且供不應求。”8月1日,青銅峽市武興村股份合作社負責人徐建平說,合作社種植的2000畝水稻,一年下來多收入30萬元。
2017年以來,青銅峽市把“青銅峽大米”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授權當地5家龍頭企業使用后,強化源頭管理和全鏈條監督,進行標準化生產,提升“青銅峽大米”品牌效應日益凸顯。“建成3000多畝的正鑫源有機水稻國家級科技示范基地,從整地、施肥、播種、管理、收獲環節全部進行機械化作業,所產大米461項指標達到歐盟食品認證質量標準。”寧夏正鑫源現代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包佳鵬說,同時將稻米種植、收獲、倉儲、加工、檢測等信息錄入數據庫,生成二維碼,形成完整的稻米質量追溯系統。
據了解,該市先后投入1500萬元,大力推進青銅峽大米產區以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建成3.5萬畝優質富硒水稻種植基地。統一選定優質品種,從源頭杜絕品種多亂雜。統一技術標準,全部實行工廠化育秧及機育機插,機械作業率達100%。鼓勵引導塞外香、正鑫源、法福來等5家“青銅峽大米”授權龍頭企業,按照“企業+基地+種植大戶”模式進行統一標識、統一訂單、統一收購。在轄區60%的行政村推廣水稻訂單種植,以高于市場價15%至30%的價格收購原糧,增強了農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