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商務局:實現部門良好協作模式
在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成立了追溯體系領導小組,市政府印發了《廈門市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密切部門協作,建立由商務部門總牽頭,市場監督、農業農村、海關等多部門共同推進的“1+X”長效工作機制,推動追溯工作由條塊分割向協同共建轉變。定期召開部門聯席會,協調解決政策推動、平臺搭建、項目建設、信息互通、法規標準等重點問題,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將追溯體系建設與“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批發市場標準化改造、重點農貿市場改造等民生工程結合,對開展追溯的農貿市場和農產品生產主體給予政策補貼,發揮政策疊加效應,形成全社會參與追溯體系建設的良好氛圍。
在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成立了追溯體系領導小組,市政府印發了《廈門市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密切部門協作,建立由商務部門總牽頭,市場監督、農業農村、海關等多部門共同推進的“1+X”長效工作機制,推動追溯工作由條塊分割向協同共建轉變。定期召開部門聯席會,協調解決政策推動、平臺搭建、項目建設、信息互通、法規標準等重點問題,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將追溯體系建設與“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批發市場標準化改造、重點農貿市場改造等民生工程結合,對開展追溯的農貿市場和農產品生產主體給予政策補貼,發揮政策疊加效應,形成全社會參與追溯體系建設的良好氛圍。
在全市相關部門的協同推進下,廈門市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樹立起“全市一盤棋”的理念,突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商務、市場監督、農業農村、海關等部門的數據進行了智能采集并整合各類重要產品在生產、流通、消費等多環節的追溯信息,成跨部門跨系統的追溯鏈條。
目前,廈門市以數據互聯互通為目標,實現與食品、農產品、藥品、酒類、農資、進口食品等政府部門六大系統橫向聯動,以及電子政務系統、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地理位置空間信息平臺、統一實名認證服務平臺等四大縱向系統的數據對接,順利建立起以市級重要產品追溯統一平臺、政府部門追溯子系統、企業追溯子系統為三級基礎架構的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形成全市統一、覆蓋全面、鏈條完整的重要產品追溯網絡體系。
與此同時,廈門市市級統一平臺建成后,平臺已涵蓋全市6.71萬家經營主體的30.73萬種商品,實現了重要產品全方位監管,提升追溯覆蓋面。
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創新菜市場“智能”追溯模式
長期以來,相比商超追溯體系做得比較好,農貿市場重要產品追溯是個弱點。
為此,廈門市市場監管局重視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實施在線智慧監管,提高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能力,并通過以點帶面,創新菜市場“智能”追溯模式。
結合廈門市商務部門提升改造一批農貿市場,構建良好的“菜籃子”消費環境,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在思明區松柏農貿市場、集美區寧寶農貿市場開展試點。
廈門市市場監管局追溯辦工作人員黃琳介紹說,市面主流編碼溯源秤,需要商戶按鍵采集品種數據。由于許多商戶業務繁忙等原因,常常顧及不上協助采集信息,導致品種數據準備率不足10%。經過研究測試,該局在試點農貿市場配備了智能追溯秤,通過圖像識別技術,自動采集品種數據,并且自動抓拍每筆交易實時圖片上傳監測預警中心。這樣,在不改變交易習慣的前提下,實現入市食用農產品的可追溯管理。
智能追溯,對經營者而言,不需要按鍵輸編碼,通過圖片識別實現品種數據100%準確采集,可以在不知不覺中自動采集菜品名稱、單價、重量等追溯數據,極大方便了商戶使用;對消費者而言,每筆交易可打印溯源小票,手機掃描可查詢溯源信息并保存交易菜品圖片,可以有效提高公眾食品安全獲得感,實現“明白消費”和“放心消費”。
黃琳告訴記者,近日通過對兩個試點市場的智能溯源秤上傳自動備案的逾256萬條交易數據分析,監管部門可以清晰統計到農貿市場每日交易數據和圖片,可以更準確地掌握市場銷量、價格波動、檢驗檢測、熱銷品種等關鍵數據,為政府決策和風險監測提供依據,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
據了解,在整合原有的追溯系統,并延伸覆蓋食品生產、餐飲和保健食品等環節后,廈門市統一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平臺(廈門市食品安全信息系統)于2017年9月份建成投入運行。目前,已有6.56萬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的32.27萬種食品納入系統監管,備案交易臺賬逾1億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