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各行各業的需求市場和技術方向正在進行高度整合,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方面,跨界融合和細分領域深度創新已經成為新環境下的風向之一。
傳感器技術作為信息技術的三大基礎之一,是當前各個國家爭相競爭拔高的技術之一。從西方科技強國關于發展自身技術方面的政策上來看,傳感器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仍是這些國家最為關注的技術領域。
在基于物理、化學等領域的需求上,目前已經涵蓋了力、光、磁、溫、濕、氣體、PH等幾百上千種傳感器。同時,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新時代市場需求特征下,傳統傳感器并不能滿足這種日益增長的需求,所以依據跨學科的技術融合以及應用場景需求的細分創新成為傳感器企業發展的核心邏輯之一。
基于MEMS工藝發展的傳感器就是這一核心邏輯的持久產物,MEMS傳感器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并且已經成為國內傳感器企業爭相追逐的目標之一。

國內企業臥薪嘗膽,MEMS工藝撥云見日
從傳感器的生產制造邏輯上來看,研發原理相比于工程工藝要容易一些。由于傳感器生產中工藝技術的分散性、復雜性以及設備條件等因素,其生產過程也被稱為制造“工業工藝品”,證實了掌握核心工藝技術對于研發制造傳感器尤為重要。
當下物聯網應用較為熱門的MEMS傳感器研發上,美國對其工藝技術已經持續研究了幾十年,形成了自有的一套“多品種小批量”的傳感器生產方式以及工藝特色。同時,他們圍繞MEMS工藝技術和應用實現了兩大方向的突破:敏感機理創新與工藝突破,這項突破很大程度提高了MEMS工藝技術的理論與應用水平。
雖然國外先行一步,但是國內傳感器企業和MEMS工藝代工廠也在逐步浮出水面。從資本市場上來看,包括西人馬、原位芯片、佰為深科技、重慶四聯等MEMS傳感器廠商都獲得了超過千萬級的融資。